本著能用就不要浪費的精神,花了三天打好這一大段(而且也不是有稿費收)的情況下,不好只用一次就算,放上來充撐場面也不錯嘛~~~~~況且遲點要去探親旅行,一去兩週,還是放點耐看的東西吧,好歹得分三四天才能登完哩~~~~~
老規舉,如有轉載的需要,請道知在下一聲,這到底是私人文章啊~~~~~
香港同人活動簡史(part 1):
1/始創期(1984~1989)
雖然香港自六十年代開始已有自資出版的漫畫刊物存在,但意義上跟現在的[同人活動]完全不同,現今的[同人活動]基礎意義是源自八十年代的業餘創作,是移植自日本的動漫文化,但細分起來又不單純是將日本文化現買現賣,而是巧妙地配合社會發展而推進.
先 說一點八十年代的背景:七十年代以黃玉郎為首的港產漫畫佔領了主流市場而得到發展,八十年代以馬榮成為首的一群商業漫畫家就依這基礎進一步奠定港產漫畫的 地位,可是同一時間,日本的動漫畫亦輸入到香港,雖然港產漫畫也受到影響,但仍有一群對完全日式風格趨之若鶩的讀者,因此創造出一個新的市場.
首先是1980年創刊的[漫畫週刊],引進了不少具影響力的日本漫畫作品,同時一批口味較成熟的讀者亦因書中的專欄而結集在一起,這就是香港本土同人組織的雛型,當時以[香港動畫漫畫之友社(之友社)]及[千年動漫畫研習會(千年會)]為最具規模的兩個:
[之友社]因為屬於公開會員制,所作的影響力也較大,1984年成立的[之友社]同年推出的會刊[漫畫愛好者同人誌],就是香港有記載第一本公開的日式漫畫同人誌.內容不單有原創漫畫作品,也有不少動漫評介和手辦模型介紹,是一本綜合性的同人刊物.
[漫畫愛好者同人誌]就正如大多先驅書刊一樣,發展得極不穩定,後期甚至有作商業發行(改名為[漫畫同好誌]),但前後只生存了五期.但從當中發展出來的組織四百尺卻一直影響著香港同人圈.
之後的86年及87年有兩本具影響力的同人刊物相繼面世,就是亞荻士的[comic boy]和雲蕾的[彩筆]:
[comic boy]的細書度及精緻的編排更貼近日漫的製作,而寄賣於動漫及模型店的發行模式也是影響深遠.
[彩筆]是[漫畫週刊]專欄作者雲蕾出版的同人誌,一方面是打開了公開徵稿之門,也因為雜誌的原故而令同人誌流傳更廣.另一方面也是為一直受人忽視的少女漫畫開了一個條新出路.
不 能不提盧子英這個香港動漫的先驅人物,雖然他沒搞過一本同人誌,但他的出現絕對影響了香港同人圈的面貌,雖然他不是[之友社]的班底,但他在之友社搞的 講座和放映會都吸引了不少當時的動漫狂熱份子.在80年代中期開設的漫畫古本店[TIME MEMACHINE],不單是推動了漫畫收藏,也是當時同人誌的寄賣中心.
雖然這時候的製作技術仍很粗糙,難得的是幾年內就已經土法鍊製出一個初步模式,宣傳和發行方式.由這時候開始,同人活動就以原創漫畫為中心發展開來.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